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早教资讯 > 公司资讯

BG真人平台艺术教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18 05:20:27 浏览:

  BG真人官网笔者长期从事农村中学管理工作,身感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潜心研究,精心开发,细心督查,形成了富有实效性、趣味性、常规性的艺术教育模式,使每一个农村孩子在学校里快乐成长,享受幸福的教育。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为满足艺术课程需要,学校花大力配齐配足了教学设备,为推进艺术教育教学创造有力条件。学校注重加强音乐、美术、书法、体育课的常规管理。实实在在备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个学生,每堂课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力求达到有新意、有收获,学校随机对艺术课的教案、课堂、作业等进行督查。课堂不拘一格,或蹲或站、或唱或画、或跳或弹,让每位同学尽情展示,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情趣和爱好。

  班级活动比赛是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一是每班每周由班主任组织开展一次艺术活动比赛,如绘画、书法、剪纸、雕刻、唱歌、乐器、趣味体育等活动;二是每级每两周由年级组长组织开展一项年级艺术比赛活动,活动结束后由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将活动计划、过程、结果、活动图片等资料上报政教处,进行存档和考核。丰富、有趣的班级活动,增强了班级的活力和向心力。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艺术教育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成立了美术、书法、剪纸、乐器、舞蹈、体育等兴趣小组,安排有专长的教师负责,每周开展一次活动,各小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有内容、有记载、有汇报、有成果。异彩纷呈的兴趣小组活动,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启迪了心智,滋养了性情,涤荡了灵魂,有力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学校大型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一是学校在各级各班活动的基础上每学期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如“五一”“五四”“十一”“元旦”等节日,举行一次艺术教育专项评比活动,组织评奖,将美术、书法等获奖作品在学校师生艺术长廊集中展出,并将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教室、楼道等位置悬挂,这样既美化了校园文化,又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二是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学校艺术周活动,向社会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总之,学校大型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内涵。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

  长期以来,河南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因基础相对薄弱,借鉴国内艺术教育试点院校的经验很有必要。实现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任务,其具体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设艺术课程,二是举办艺术讲座,三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形式。开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等问题,成为我们河南乃至全国许多普通高校开展艺术课程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艺术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全国试点院校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院校的教学方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多种形式,但它们仍有这样的总体特征:第一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包括在校学生的人文与艺术素质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要求方面的实际,也包括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方面的实际。第二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布局尽量合理并有侧重点,兼顾艺术教育中的认识与创造力的教育,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艺术实践都能获得提高。第三是保证所有本科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在教学管理方面对艺术课程执行相对应的成绩考核与学分管理,以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这些试点院校除了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已逐步设置了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一点与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是一致的。最后是开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课程体系。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或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是,艺术的门类很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艺术课程授课类型又可以分为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艺术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要求学生完成了练习与作业,有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也有集体排练与合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表现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是使各教学单位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难题。如艺术教育归口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部门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领导,艺术课程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因此,课程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

  1999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已完成了发动与试点阶段。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06年教育部特制订了公共艺术《课程方案》,可以说从此进入了走向规范化地进行教学管理和科学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有或没有艺术教育的问题,而是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完善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对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三个层次”的探讨,不仅涉及一般课程体系所共有的先修或后续、基础与拓展等共性问题,更关系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定位问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上,同时使特长生有发展的空间。基于这个认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做法是为大一学生开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就保证了大学生能在低年级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清华大学等院校还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门类的任意性选修课,使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技能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特长生开设艺术辅修专业,使本校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的层次体系,更是走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前列。这就是“三个层次”的模式。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艺术设计教育基本上按照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专业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另一种是在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工科院校。前者偏重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后者偏重不同专业的工艺与专业技术训练。通过文科考试进入美术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工艺与技术训练;通过理工科考试进入工科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这个问题早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上,即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上反映出来。另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对于美术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常常混淆。美术基础课程在设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当今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两大分歧。

  一方面,目前我国美术和设计院校实行的一套传统的注重基础技能教学模式认为,美术基础课程是针对设计专业的特点,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美术视觉要素的基础训练,美术基础教育被过度地强化而忽略对设计的理论和思维的训练。这在文科院校的艺术教学中比较常见。而另一方则认为,设计教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的思维训练。对于美术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提倡学生直接进入设计创作,通过设计创作去综合运用个人的能力,找寻适合于自己的感受点,带动其他因素,诸如技巧、材料、载体等,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从画素描开始,到三大构成等一个个基础课程后才进入到设计创作的学习,美术基础在设计教育中处于可以忽略的角色。这在我们工科院校的艺术教学中比较常见。

  我们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和解决此类看似带有矛盾性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我们在艺术教育的思维上也应该适时调整,对基础课程进行角色转换。以往在教学中总是对于素描等基础课设置了大量的课时,单纯从模仿上面进行训练,教学时也是以如何提高绘画技巧为重,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设计思维上的引导。首先,设计艺术教育中“艺术”的特殊性,决定了设计创作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操作性,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更离不开实践性。没有艺术设计的思维训练和实践体验,就不会有设计创作,也就不再有艺术的特性。这就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在思维训练上面要加大力度。其二,美术基础的角色问题上,我们可否转变一下思维方式,在具体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打破现行的画地为牢的方法。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要开设相关的工艺课程,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如我们学院的建筑工程装潢与装饰、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也开设更多的美术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其三,在师资方面,美术基础教育要走艺术家和设计师结合的道路。教师要树立既强调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不能忽略基础教育的思想。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出发点,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如造型中的调和与对比、韵律、变形等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法会让我们在学习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是指贯穿于该学科各个分支的规律,能在该学科的各应用学科中起作用的课程。艺术设计学科内常提到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些就是基础,它存在于海报设计、包装设计、装帧设计等任何应用课程中。三是无论时代、设计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能经常起作用的素质。所以加强美术基础的训练也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是作为相对重要的角色来体现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的。

  现在我们开设的基础课程中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对基础的认识不够准确,对基础的选择有误。下面以基础课程中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为例来说明这种现象。设计教育中基础造型的平面构成课程中,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语法,主要研究如何在二维平面中创造和美化形象,其目的在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在现行的教学中,模仿大于创新,将这门课程上成了八股课程。在教学中忽视形式规律的理论探讨,没有从构成原理的初衷入手,学生仅停留在对已有作品的模仿上,无法真正实现艺术潜力的挖掘和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色彩构成的教学中,正如伊顿所言,色彩的魅力是要靠对比和协调来表现的,色彩构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方法,以此达到表现色彩美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必把本就有限的基础课时间大量用在各种色彩的推移练习上,明度推移、色相推移、彩度推移、空间混合,都不过是配色构图的方法之一,弄懂会用即可,不必花许多时间和精力作这种练习,因为它对感觉力的培养没有多大裨益。对于基础课的教学,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上要做大胆改革和尝试。如采用将构成课程与视觉感觉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将构成课程与电脑辅助设计相结合,以期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电脑这一现代设计下基础的辅助工具用法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基础知识在专业应用中的感性实例,并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找到基础与应用的结合点,以使学生体会基础之于应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

  设计与美术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是造型艺术,在某些审美特点和造型性上与纯艺术是相通的,但美术的造型基础和设计的造型基础还是有区别的。美术的造型基础强调对对象准确、生动的再现性表现,以使学生在将来的实践和创作中有较好的造型能力。而设计造型基础强调学生依照对象的造型规律主动性表现,包括表现角度的选择、重组和归纳,材料的选择,以人的视觉为中心的肌理等视觉感觉的表现,在基础教学阶段就强调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以色彩基础教学为例,美术基础中的色彩训练一般以写生色彩的训练和研究为主,强调对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变化规律的研究及其表现技法的掌握。而设计色彩基础强调学生对色彩的归纳,强调根据主题和表现目的重组色调和重新搭配色彩,强调学生对色彩情感等特征的掌握,强调色彩的表现性训练,以使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设计中不依赖对象而灵活应用。因此在设计基础的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套用美术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既要找到设计与美术的联系,更要对二者做出区分。设计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由美术思维到设计思维的角色转换。

  2009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原有行政和教学管理体系下,室内设计教学实验班成立,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改良。其中,隐性课程首次被纳入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以讲座欣赏、社会实践和开放作业作为该课程的主要课目。以讲座欣赏课目为例,四年来,教学实验班先后举办了21次专题讲座,涉及音乐、舞蹈、文学、诗歌、建筑、当代艺术、时尚、服装、电影、趣闻、留学及就业等不同主题,并在每次讲座的尾声为学生预留自由讨论的时间。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讲座、自由讨论和自主学习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认知,从主观的角度构建自身的跨界性知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教学实验班的所有教师都被鼓励参与每次讲座以及自由讨论。由于绝大多数教师是在缺乏隐性课程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些教师某些不合时宜的、固有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内在品质、思想意识和观念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学实验班鼓励教师群体参与隐性课程,期望他们通过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优化自身知识体系,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学生建构跨界的知识体系,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跨学科人才。

  笔者认为,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是培养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很多教师未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在教学实验班开办之初就看到了这一问题,很快便明确了隐性课程与拓展思维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现下,教学实验班的学生毕业已经整整一年,当教师再次提及“隐性课程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认为隐性课程培养了自己思维方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他们说隐性课程让自己首次接触到了多元性这个学术词汇的真实内涵,并从授课教师及讲座嘉宾身上了解到了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以及多元文化对艺术设计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这些收获帮助他们树立了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多元性的认知,进而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评估某一事物,尽量使他们摆脱对事物习惯性的固有认知,最终形成自身多元的思维方式。同时,多元的思维方式又是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的基础。换句话说,只有当学生认可多元性,并以多元的方式认知周遭事物和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方式才会真正具有开放性,才会允许外界的大量信息不断地介入,随之留给自己相当多的空间思考、拓展,以达到对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而言,隐性课程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多元与开放的思维方式的机会。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艺术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它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指导方案》从受教育者认识规律及现实操作角度出发,将艺术教育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划分为若干操作层面,固定核心教学内容,融合艺术学科内部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构建了一门开放的艺术课程体系。③《指导方案》规定普通高校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八门,主要侧重于从艺术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与思考,其中《艺术导论》课程旨在向学生灌输基础性艺术理论知识。其他七门鉴赏性课程分别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和戏曲,相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来说更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先导性意义。《指导方案》并没有具体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作详尽的规定,其课程的设立主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使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渗透、反思鉴赏艺术,削弱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强调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肢体动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任意选修课则分为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四大层面,其内容是以上或更多艺术门类的多向纵深难度的体现。无论在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还是在艺术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创造与表现等多种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方面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得到提高。《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学内容由三大版块组成: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系列讲座。限定性选修课的课程类别有艺术导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八门;任意性选修课有四大模块:艺术史论、作品赏析、艺术批评、艺术实践;系列讲座有综合艺术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的课程内容制定结合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世界各国艺术改革与发展总体趋势的引导下,贯彻了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精神。《指导方案》在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优化了课程结构,把多种艺术门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规定,以限定性、任意性课程两种形式进行双向辐射,切实要求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因人设课”甚至“无人无课”的现象。以下是《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内容结构图: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教育作为一国之基业,在当今综合国力中处于备受关注的地位。党的报告中,强调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教育备受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学前教育发展。总理在北京调研时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学前教育的重点必须是为了整个人生的发展,必须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素质基础为落脚点,培养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的完整幼儿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教育部也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明显。

  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美的形象、动人的音响和令人愉悦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当前,学前专业学生的艺术教学能力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一)课程设置单一;(二)课程比例失调;(三)教学内容陈旧且缺乏系统性和独立性;(四)教学模式陈旧;(五)教学方法单调;(六)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加强艺术实践力度、适当增加教学时数等,是提高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举措。

  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艺术素养要求的提高,现有的艺术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时下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所以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大幅度提升艺术教学质量,以发展的、科学的观点探索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专科学前艺术课程体系刻不容缓。

  在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基础,全社会都开始高度重视这一朝阳行业。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对所在地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幼儿园的数量逐年增多,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在逐年提高,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降低,尤其个体私立幼儿园,幼师专业毕业生数量不足,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缺口较大。因此,我们要以服务地方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为落脚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对学生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技能培养与职业需要合理对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因此,我们应确立培养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突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在立足传统优势基础上,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景,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比同类专业的本科生有更多的幼教技能,比同类专科生有更多的专业特长,比幼师中专生有更高的文化层次,建立了“321”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3”即前三个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任务;“2”即第四、五学期进行分方向培养;“1”即第六学期顶岗实践),确立了学前音乐、学前舞蹈、学前美术分方向的人才培养策略,努力使学前教育专业成为教育理念先进、省内一流的专业。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高职学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决定着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持。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学前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简单拷贝和模仿了专业院校的表演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一味追求表演技能的难度,忽略了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训练,导致了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无法成为艺术家,也无法胜任幼儿园艺术教育工作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对艺术课程进行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体系。

  我们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着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艺术课程内容,依据教育部师范司颁发的《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艺术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职业技能。我们还设置了艺术理论课程体系和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按类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按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课程内容和课时比例上,对舞蹈、音乐、美术进行适当的调整。首先将舞蹈必修课由原来的每周2节课加为4节课,分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形体训练、幼儿舞蹈表演、幼儿舞蹈创编、舞蹈欣赏5门课程,并将中国民族民间舞由原来的6种民族民间舞缩减为4种,另外2种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一年级开设形体训练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藏族、汉族);二年级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蒙古族、尔族)和幼儿舞蹈表演和创编理论,实践课程以参加学校和省市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完成。美术课在一年级开设绘画,二年级开设手工这两门基础课程之外,又开设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和玩教具制作这两门课程,并在绘画和手工这两门课程中加大了幼儿绘画和剪纸、折纸、泥塑和布造型等内容的比例。音乐课程在开设乐理、试唱、声乐、钢琴、儿歌弹唱这些基础课程之外又开设了幼儿歌曲表演唱、电子琴、手风琴、琵琶、古筝等科目。另外,艺术欣赏课都是以讲座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心灵内积淀美、在气质上提升美、在形体里展现美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作品,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幼儿。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电视电影作品,尤其是加大中外舞蹈经典作品欣赏课程的投入力度,使学生逐步接受和感悟艺术特有的美。这种赏析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入发现美、了解美、诠释美的审美意识的升华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悟美”能力和美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创作和教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教学原则,以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声乐、校精品课程手工、重点课程舞蹈的建设为载体,把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1.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一体化”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艺术实践教学课时数占60%,艺术理论教学课时数占40%。

  3.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和方向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能力和专项特长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

  长期以来,专科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课堂教学随意化,教师选用教材自由化,学生的学习与考核简单化等。教学内容不规范,导致学生学习无目标、无压力、无动力,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必行之势。

  学前专科教育学生入学前的基础不同,个人天赋的差异,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同,使学生入学后艺术课程方面的技能掌握情况差别很大。艺术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整体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对学生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面、块、点”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即总体抓“面”,保证学生学完所有艺术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内容,使所有学生达到基本人才培养规格;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素质差异在舞蹈、声乐、钢琴等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使“块”有所突出;对某项艺术课程突出的学生以“点”的方式,实施专项培养,成立兴趣小组,由专任教师指导,培养品牌学生,提高社会声誉。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对学前专科教育学生,掌握较强的职业技能是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是不断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确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课程的五项职业技能,即手工制作、简笔画、幼儿舞蹈创编、边弹边唱、模拟教学。为了培养每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集五项技能于一身,我们把五项技能训练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建立了“321”技能训练体系(“3”即“三个一”常规训练活动,即每日画一幅简笔画、练唱一段儿童歌曲、练跳一段儿童舞蹈。“2”即两条主线:上半年举办文化节,下半年举办艺术节。“1”即一个舞台:每个月每一个班级组织一台技能汇报演出和每届毕业生进行一场职业素质汇报演出)。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校园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做”渗透到全部的艺术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渗透到技能培训中;利用“小先生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运用观摩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真实情境;通过案例教学法、“学、创、教、评”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优秀课件评比、新秀课评比、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形成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良好氛围,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音乐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资优势,定期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的素质教育模式。学生连续多年参加齐齐哈尔绿博会大型广场舞演出、中央台“同一首歌”文艺演出、关东文化节大型演出、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大型开幕式演出、全国第十一届冬运会礼仪服务工作、齐齐哈尔观鹤节等大型活动,受到组织部门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实现了“能力在活动中锤炼、体质在活动中增强、思想在活动中提高、创造在活动中激发、集体主义在活动中培养、教学效果在活动中反馈”的目的。

  学校改革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制定严格而细化的考核标准,分别采取了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说课和教具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使考核能够真正科学、系统、全方位地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环节中所达到的真实水平。每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比例为4∶6。

  学前专科教育的艺术课程是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专业演员,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相对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工作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就其教育对象而言,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第二,就其教育方法而言,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专业艺术教育教学的方法;第三,就其教育内容而言,要选择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并且幼儿喜闻乐见的课堂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深入幼儿园,和幼儿园一线老师共同协商研究,同时也要借鉴和引进幼儿园课程的新内容来充实教材,从而推动学校的艺术课程教学。因此,在艺术课程理论知识方面和技艺内容上要尽可能更广一些,知识与体例更新一些,要侧重学生艺术能力和从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更为实际、适用的职业技能。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舞台、表演、出访交流等因素独立设计开发的一门新课程。本文对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内容设置及具体实施作简要介绍。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有赖于艺术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实践一评估一开发一再实践一再评估一再开发”,其间,专家把脉,提出意见。具体而言,“小红花”艺术课程的开发程序如下:其一,需要评估。从1957年建校以来,“小红花”一直实施着艺术教育,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口传身教,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学校对艺术课程的开发需要(包括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评估,并分析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相关研究。

  其二,确定目标。这是学校对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经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规范各类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提升舞台实践能力,加强艺术修养。

  其三,组织实施。是指为实现艺术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学校根据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程,校委会稂据学校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审议;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课程,把好质量关。每个教研组根据各自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状况编写《课程纲要》,设立教材框架,然后分发至教研组每个成员手中,教师根据布置的任务编写教材。

  其四,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小红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课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一一以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为主体,每个专业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分别设置课程。比如,舞蹈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技巧欣赏、音乐、舞台实践等课程;声乐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唱、节目排练、形体、舞台实践等课程;器乐(弦乐、打击乐、键盘乐、吹奏乐等)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奏、节目排练、舞台实践等课程。这三个专业课程之间有时互相交叉,有时独立进行,舞台实践时三者合一。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再开发。艺术课程的堂教学、舞台实践及节目创作,构成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更成为了凸显学校教育特色的窗口。但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宽泛,舞台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让舞蹈、声乐、器乐等单一课程趋向综合。我们还着重将不同专业进行重组,如声乐与舞蹈的整合、器乐与舞蹈的整合等,形成多元信息的融合呈现。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被激发出来,最终实现个性化发展。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其一,落实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各方面的考虑,每年都会制订艺术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安排计划、艺术教育教学计划、艺术创作计划、艺术活动计划等,发放到舞蹈、声乐、器乐教研组推进实施,每年两次汇总考核。

  其二,落实教学设备。学校现有艺术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5间舞蹈房、5间声乐教室、30间小琴房,还有形体房、器乐排练间、小剧场等等。每个舞蹈房均配有音响设备,每个声乐教室均配有钢琴。器乐品种多样,学校备有扬琴、电子琴、手风琴、二胡、京胡、琵琶、中阮、古事、马林巴、竹笛、唢呐、排鼓、扁鼓、小提琴、大提琴等,做到器乐专业学生“人手一把琴,一人一琴房”,保证他们的练琴需要。学校还根据招生情况,及时添置各类设备。如2015年扩招了60多个学生,艺术器材缺口较大,因此在开学前学校全面添置钢琴、中阮、扁鼓等设备,增设舞蹈房等等。

  其三,落实教学人员。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目前有艺术教师15人,包括舞蹈教师6人、声乐教师4人、器乐教师4人、形体教师1人、音乐教师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4%,正高2人,副高3人,高级职称达到33%。这些艺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高,创编能力强。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将人员落实到位,编内、编外同时招聘,编内为主,编外为辅,招聘程序严格把关,让能人进,让有道德的人进,把好人员进口关,定人定岗。

  其四,落实教学时间。学校在开足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科学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信息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艺术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一个艺术专业进行学习,学校整个下午安排有4节艺术课,在时间上充分保证艺术课程的实施。

  其五,落实基础训练课。学校设有舞蹈基础教程、声乐基础教程等课程,每一个专业的基础训练不仅时间上有保证,而且是专业教师对口教、学生对口学,把个体教学与普遍教学相结合,并课课落实。每一学期都会对学生的艺术基本功进行考核。

  其六,落实节目创作。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进艺术创作,每两个星期交流一次创作思路和想法,每个月汇报一次节目创作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汇报,每年举办一次南京艺术节展演。为此,学校充分保证排练课的课时,真正做到功夫在平时。由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演出者替换比较频繁,但每个教研组都安排有序,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节目的创作及老节目的延续。

  其七,落实舞台实践。舞台实践是“小红花”的一大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学校小剧场演出,不管是大队部活动(包括小型演讲),还是艺术考核,均安排在小剧场进行;二是对外演出,学校每年有5场公益演出,还有艺术节的演出、省(市)的春节团拜会以及一些接待活动,这样的舞台实践每年不少于20次;三是出访交流演出,学校最多一年出访5次涉及7个国家,演出场次达到30场。这么丰富的舞台实践是任何学校都无法超越的。因此曾有人说,“小红花”的学生大多“脸老皮厚”不怕人,在什么场合都能展示自我。

  其八,落实评估考核。“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与文化课程同等重要,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中专门辟出“艺术”一栏,每学期分别按舞蹈、声乐、器乐进行艺术考核,考核过后集中评析考核情况,摆成绩,谈问题,从每一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意见,并在课程安排中作出有效调整。

  尤为可贵的是,“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绝不固步自封,注重课程品质的不断提升:注重解决问题,如演出时发现声乐队、器乐队的学生上台下台时有同手同脚、哈腰驼背、手足无措等现象,为此学校对这两个门类的学生专门开设了形体课;注重技能传输,如声乐课程中不仅有声乐基本训练,还有乐理及视唱练耳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技能;注重课程组合,如舞蹈队不是纯粹的基本功训练,还加进了节目的排练,开设了民舞课、技巧课、欣赏课,让学生获得多层次、有顺序的学习。

  伴随着多年的实践研究,“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日益丰富,其鲜明的特色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公认。从“小红花”走出去的学生,每人都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艺术活,“小红花”也因此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未来,“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会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小红花”也会盛开得更加绚烂。

  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淡化艺术技术技巧层面的问题。对于艺术欣赏与审美欣赏来说,两者又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应该区别来看。第一,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艺术欣赏主要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艺术作品这个客体进行欣赏,而审美欣赏的客体相比之下则广泛得多,从日月星辰到飞禽走兽,自然风光到科学技术,总之在各个领域、方面,有潜在审美价值的客体都存在审美欣赏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审美需求的指引下以及审美意识的控制下,协调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的审美情感和理解。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课程内容上要有广泛性。最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针对性和广泛性置于美学意识的统领之下。以音乐艺术为例来分析。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建立在大的艺术改革之下,素质教育课程应成为以艺术欣赏为手段,艺术文化视依托来找寻主体,在社会理性的意境中感受领悟,让感性认知成为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自由创作的能力。这也就是一个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面帮学生们理清体裁风格之间的美学差异,将音乐史的专业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结合统一分析起来。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的高职院校将艺术课程作为压缩饼干来进行教学,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版”来进行艺术教学,这将导致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难以正确理解艺术所产生的功用,难以调动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职业人,而是培养拥有专业水准的爱好者。只有将音乐的欣赏分析过程时刻浸润于审美与文化的丰厚含蕴之中,才有可能使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更受欢迎。当然音乐技巧在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和必要,可是就音乐欣赏来说,技巧分析永远挖掘不了音乐的精髓。 就现在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设置过分重视学习知识技巧和应试能力,这一定会造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创作大打折扣。违背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多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创新,这是个关乎艺术教育总体性战略问题,涉及到诸如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问题,艺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创新实践,在创新中求出路、求发展,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课程改革创新应该培养学生和发挥学生能力相一致的,要考虑到课程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广泛的空间。艺术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教育者,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创造性。可以说,艺术是伴随人类发展的一种永远而永恒的创造活动,艺术贵在创造创新个性,有美的规律,又有独到的开拓和表现。而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中培养形成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对他的一生都有意义。 那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创新原则,具体又应该注意哪些昵? 第一:强化感知。感知是受教者去感受艺术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创新艺术课程,实行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更多体现在感知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从远古社会开始收集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并加以美学原理对其进行作品审美分析,让学生从中感知艺术作品无穷魅力,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瑰宝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展开联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感知艺术作品,也会逐步更加了解艺术、热爱艺术,这也正是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之一,从教者应多利用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培养、发展学生。 第二: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需要经历观察意象、体验情感体和悟解理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确切的说,这种情感体验就是伴随和融会艺术意象观察的一种性情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汇。在高职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把握理解艺术作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者,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艺术知识连接在一起,实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去排除学生内外界因素对艺术欣赏的干扰,让学生学会潜心学习艺术知识、体验艺术美感、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将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心致志的应用于艺术欣赏当中来,并拓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教师带领学生的这种艺术欣赏还可以让学生重构艺术作品,这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重构使等于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造,这种建构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个性培养,更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人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2]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3.

  在首善之都北京的永定门城楼南侧,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静静走过了八十余载的光阴,守护在东城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为东城区乃至北京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晚春四月,桃红柳绿,笔者走进了革新里小学的校门。在一杯清茶的陪伴下,赵丹阳校长饱含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这所学校发展的点滴,深入梳理了学校的发展脉络。从每个班一个话剧团,到戏剧联盟的建设,再到现如今革新里小学的7个艺术工作室,笔者有幸看到了一所与众不同的特色学校,感受到了全体革小师生对于戏剧艺术的挚爱与坚守……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用凝练而浪漫的话语道出艺术对于人生活成长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艺术犹如一汪清泉,点滴浸润人们的心灵,唤醒其对美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品质的追求。革新里小学正是以独特的教育视角,在校园内开展戏剧艺术教育,精益求精,撷取了一片绿叶,带来了满目的春光。精品发展的列车风驰电掣,艺术育人的大潮惊涛拍岸。短短几年间,革新里小学异军突起,撑起了一方教育的蓝天。

  “播撒阳光办教育”,是革新里小学的发展思路。学校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阳光办学理念的有效载体,把艺术之美渗透到每一颗正在成长的心灵之中,由此激发师生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在“让师生沐浴艺术多彩,让生命浸染教育阳光”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革新里小学全力打造“修艺润德,阳光成长”的办学特色,在校园中引入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构建了高而坚的平台,让学生的鲜活生命在校园里快乐成长,既体现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今,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一道别致而靓丽的风景线。

  优质、精品、特色,是革新里小学的办学追求。从北京市金帆话剧团到“革新校园戏剧同盟”,再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教育实验学校,革新里小学完成了漂亮的“三级跳”。对于革新里小学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合作,赵校长很是感慨:“我们是一群搞艺术的人在做着教育的事,一群搞教育的人在做着艺术的事。我们这两群人合在一起,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革新里小学向社会、向家长交出的一份特殊的艺术作业。”

  作为东城区艺术教育品牌学校,革新里小学以“开启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磨练学生意志、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立体多维的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彰显学校特色,打造校园品牌,让艺术贯穿课堂,让戏剧贯穿育人,通过艺术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发展,带动区域艺术教育发展。

  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革新里小学以艺术体验中心为阵地,发挥艺术体验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不管是哪一个学区、哪一个地域,只要有艺术教育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到学校的艺术体验中心来体验艺术课程,到各工作室体验舞美、编剧、表演等,以此培育艺术文化。正是有了课程,有了评价,有了培育艺术的种子,所以革新里小学艺术教育的这份作业不仅完整,而且完美。

  在艺术育人的理念陶冶下,学校积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空间,让艺术启迪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涵养人的品格。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身心得到愉悦、审美得到陶冶、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校把“育人”作为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在艺术滋养下能够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懂得合作、懂得感恩。“我们这里的孩子,将来没准就是北影的导演,梦想从这里起航。”对于学校艺术教育的未来,教师们憧憬无限。

  记者点评:“让艺术影响学生生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这是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梦想的起点,也是最终落脚点。艺术教育撷取累累硕果,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青少年审美修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如今的革小人,在校园里尽情演绎艺术的魅力,静看艺术之河无声流淌。

  作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艺术,与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戏剧具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思想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作为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难以通过书籍阅读、教材研讨、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的。但是这些教育目标却可以通过戏剧这种特殊的方式得以实现。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却深远持久,不容忽视。赵校长介绍,学校戏剧教育已不单单是停留在戏剧活动上,戏剧教育的元素已融入到革新里小学日常教学及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中。目前,学校构建了戏剧教育的五级课程体系,使学校戏剧教育正向内涵发展转变。所谓五级课程,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系统的课程体系,从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及孩子发展的角度构建课程。每一级课程均以前一级课程为基础,循序渐进。一级课程是艺术润养,通过艺术教育元素与基础课程的融合,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级课程是艺术启蒙,戏剧元素贯穿其中。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一节戏剧校本课,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到戏剧课的教学中。还要求每个孩子每年都有一次登台演出,不论扮演什么角色,展示自己一年来的收获,感受艺术的魅力。三级课程是素养提升,在前两级课程的基础上,每名学生找到自己的艺术兴趣,并参与到社团中,发现最优秀的自己。四级课程为特色工作室,特色工作室由儿艺专家领衔,挖掘有艺术潜质的学生,采取导师制及精英培养模式,打造高品位、高品质的“双高”课程。而最后一级课程,则是赵校长的教育担当。她说:“学校是教育的磁场,学校教育不仅仅是面对这些孩子,更重要的是辐射到周边地区。因此,学校与社区联动、构建艺术联盟体、创建艺术体验中心,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教育实践场,更为周边百姓提供教育机会。”

  与此同时,学校还编撰了全国首套以校园话剧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材――《童艺情韵》。在赵校长看来:戏剧表演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们的个性气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美人生的育人目的。伴随教材一同出版的是学校根据发展特色而自主研发的评价手册――《童艺情韵争帆路》,它不单单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的是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和在艺术方面的收获。每年,学生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会得到一艘彩色帆船,小学毕业时再用六艘彩色帆船换取一艘金色帆船。

  成长印记手册中最特别的是,设计了大量的照片页,照片页中包含了我和我的老师、我和我的朋友、我的剧照、我的校园生活、我的成功分享等,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点滴,都将被留在成长手册中。六年毕业后,成长手册将成为学生们的成长礼物。

  短短几年间,在北京市的老牌教育强区东城,革新里小学从一所普通学校,转变为教育精品校、艺术特色校,完成了让当地教育界惊叹的华丽转身。短短几年间,戏剧的种子已深入到每名学生和教师的心中,在校园中大放光彩。

  记者点评:革小人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而富有智慧,他们迎着戏剧教育的东风,乘于九天之上。通过话剧的创作排演,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艺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境界;通过五级课程建造,为戏剧教育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深谙“细小之处决定管理成败,无声之地忽起惊雷之音”的道理,创建出精品学校,在东城区绽放出“小而精”的教育之花。

  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的表演,戏剧的创作及演出,将语言、艺术、自然、社会、心灵、行为、生活的美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把义理变成视觉形象、听觉感知。通过这些视觉形象、听觉感知的观照,就把知识转化为“艺术”,并从中获得新知识。同时,戏剧的演出,还使学生从再现作品的生动、真实的画面中,体会人、事、情、理、境的内在联系及典型意义,受到美的陶冶、德的潜移默化,领略到感人的艺术境界,并在艺术美的熏陶下自我教育,培养起真、善、美的道德情感,形成高尚的品格。

  在修艺方面,学校五级课程为孩子们提升艺术素养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学校以金帆话剧团为核心,发展了七色梦舞蹈团、花儿朵朵管乐团、爱乐少年合唱团、阳光体育团、茶艺团、书画团等9大社团。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归属。置身在校园中,仿佛处在艺术的殿堂,随时随地能领略不同的艺术文化。管乐团内,孩子们用现代的乐器,演奏一曲曲悠扬动听的乐曲,或激情澎湃,震撼人心,或柔情似水,婉转低回;舞蹈团内,不管是温婉怡人的民族舞,还是动感十足的现代舞,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学子的青春活力;茶艺团内,孩子们闻香品茗,感受传统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书画团内,孩子们挥毫泼墨,一幅幅自然写意的画作,一个个激昂向上的文字,无不描绘着他们心中的梦想和灿烂的明天。

  在戏剧特色教育的指引下,革新里小学一直与中国儿艺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借助北京市教委高参小项目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了与儿艺的合作,学校聘请儿艺专家,开设7个戏剧工作室,让戏剧领域不同特长的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课程。赵校长介绍,工作室摈弃了一个导师培训一群孩子的传统模式,而是一个导师要带动一批学生、教师和家长,这批人将作为工作室培养的新导师,再分别去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家长群体进行引领和指导。儿艺的专家们通过对学生们的专业指导,私人定制课程,让学生们感受高品质的艺术教育,同时培养高品位的艺术修养。

  除此之外,赵校长心中还有更广阔的教育蓝图。今后,革新里小学将通过这种方式,将艺术教育辐射到学区、社会,让孩子能指导孩子、教师能指导教师、家长能指导家长,让艺术教育真正发挥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功能。

  从学校到家庭、从课堂到社会、从北京到全国,革新里小学艺术教育的种子遍地开花。以“阳光”为主题,表达艺术学校的文化气质; 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师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工作室”为依托,培育师生的艺术品位;以“实践”为平台,感受艺术的感染魅力;以“艺术体验”中心为阵地,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依托戏剧教育的独特魅力,为学生开启了崭新的教育天地。在这里,学生遵循自己的内心,感受独有且不可替代的经历,收获知识与快乐、幸福与感动。在这里,教师体会职业幸福,获得一份不常拥有的教育经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记者点评:如果说艺术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那么戏剧就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以戏剧入手,为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平台,启迪生命,陶冶心灵。如果说革新里小学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艺术的清泉;如果说革小人是绚烂绽放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艺术天空内升起的太阳。

  室内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大二时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的设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设计中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着重分析展示空间中的元素,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具体形象塑造转换能力与图纸的平面设计能力,使学生独立设计出空间,并对空间的体量、材质比例和色彩有更直观的体会。这一课程在整个本科教学环节中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设计色彩、设计基础、设计素描等基础性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室内设计Ⅱ、室内陈设设计、室内建筑设计规范等专业课程。对比前后课程关系可知: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偏向于设计基础,主要为绘画基础与构成要素教学,偏向于美学艺术类教育体系;后续课程则偏向于专业理论学习,特别体现在建筑设计规范、防火规范以及由室内设计Ⅱ开始的工装设计课程中。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课题。

  讨论室内设计的学科特质,可以从学科的实际应用及运用前景方面切入。室内设计专业应用于室内空间的塑造而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设计始终是围绕人这个中心讨论的,人则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存在于三维空间中,所以设计师设计并通过施工完成的空间并非只是一种静态的、供观赏的或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而存在的作品,而是动态的、随着时间流动、能介入人们生活的存在。所以,设计与其他传统的美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或工艺品有着显著的区别。空间的设计是需要介入人们生活的,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的需求,空间的设计就不能只使用艺术的手段,也需要运用物质的技术手段,才可创造出功能合理且美观舒适的物质空间,使其成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载体。室内设计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学科门类,是多学科交叉综合应用而形成的学科,涉及的自然社科类学科包括物理基础、材料学、人机工学、建筑工程技术、心理学等。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院系的室内设计专业由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纳入现代艺术设计学科演化而成。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的设计类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绘画基础教学、图案以及工艺美术教学。随着现代设计教育概念的引入,由绘画基础加三大构成的新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成现在的设计教育体系。其中,绘画基础教学一直得以保留,说明了室内设计专业需要辩证地看待美学艺术教育,设计学科本身也有着开展美学艺术教学的必要性。1.美学艺术教育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支撑体现。传统的美学艺术教育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支撑主要体现在视觉表现层面。设计表达:绘画基础教育所带来的是学生对于空间造型审美与立面上二维平面形式的美感塑造能力的提升,并且使其在三维空间中能够熟练地把控整体的视觉表现效果。空间构成:运用美学艺术中的构成原理可以在空间内合理地分割块体,或在平面上对布局适当把控,塑造出具有和谐感的构成比例关系。色彩基础:运用美学艺术的色彩原理,结合心理学中的人对色彩的认知理论,能更好地创造出合适的空间。计算机设计表现:结合艺术表现形式与新技术的应用,使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美术艺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巧,更准确地表达出室内设计中的形体,并结合建模软件及渲染插件,快速展示设计图的光影效果和渲染效果。2.从室内设计学科视角认识美学艺术教育。由于学科发展,不少高校的室内设计学科从美术学院中剥离而来,或由工艺美术类专业演化而来,因此,美学艺术与设计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过去一段时期,室内设计学科的定位较为模糊,部分教师容易在室内设计专业简单地使用美术教育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进而导致了“美术教育为室内设计学科基础”的错误判断。这无疑弱化了室内设计学科的理性特质,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缺失。由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可以证实,过于偏向审美而忽视材料特性,力学结构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工艺、技术等问题而无法完成,导致项目投标失败或最终完成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部分教师因美术专业出身而惯常使用美术教育思维进行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从室内设计学科的源头把控好美学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比例。

搜索